2021年的金門海洋藝術季在金寧鄉隆重展開,這次盛會邀請來自金門、台灣、日本和墨西哥的藝術家,共15個創作團隊集結一堂,共同創造出10組獨具匠心的地景藝術裝置。這些藝術作品不僅展現了多元的文化風貌,還透過木竹結構、纖維工藝、3D列印等不同媒材,將生態、生活與歷史的靜謐融為一體。
藝術季的絢麗啟幕
金門海洋藝術季沒有設定最終的結束日期,主辦方期望這些藝術裝置能被長期保留下來。因此,這10組裝置藝術作品將至少展示到2023年10月,成為金門的文化地標。
藝術共創的全球聯手
藝術季的亮點在於來自四個國家的藝術家們攜手共創,每位藝術家將自己國家的文化特色融入作品中,打造出獨一無二的地景藝術。這些作品位於金門的戰地遺址、歷史聚落和自然地景中,使藝術與地方故事交織出新的文化對話。
地景藝術的永恆與試煉
這些作品經歷風霜雨露的考驗,藝術家們特意設計每件作品,力求其能在海邊環境下維持兩年以上的完整性。隨著時間的流逝,這些作品的狀態也將面臨挑戰,讓人們期待未來的變化。
神秘的陸上龍宮魅力
藝術家范承宗運用竹木結構與繩材,創作出一座靈感來自於「鱟」的造型裝置,成為金門大地上的儀式空間。一到夜晚,這座地景發出神秘的光芒,引領觀者進入一場關於金門與海洋的夢幻旅程。
金門生命力的昇華
1958年的炮擊過後,金門不僅重獲新生,更轉型為具有戰地風情的旅遊天堂。藝術家以透明的塑料創造出繁花似錦的視覺效果,彰顯金門的強韌生命力,仿佛每一束光都蘊藏著希望的種子。
流光之徑的意象旅程
流光之徑通過光的流動,為觀者在前行中找到定位,透過五感的交織,塑造旅人的心靈狀態。這種互動式的旅程讓人身臨其境,感受到金門的獨特魅力。
戰地情詩的情感共鳴
結合戰地歷史與文學,里埕設計工坊以建築、文學和燈光,詮釋當年年輕士兵在夜空下的心情。作品所在地仿佛讓人與那段歷史共同呼吸,激發出沉醉的共鳴。
風之音牆的視覺震撼
透過聲音凝結的概念,音牆作品將抽象的樂聲轉化為視覺的震撼,以互動技術和即時演算呈現出風的形象,讓人感受到藝術與環境的融合。
浮光熠熠的圓形和諧
以圓形象徵和諧的設計,呼應金門悠遠的文化傳承。無論是日光灑落或夜幕低垂,「浮光熠熠」傳達著一種平和的姿態,讓人感受到環境的寧靜與整體的平衡。
凝結影像的漂浮寶石
藝術家Lua Rivera探索織物與金屬的綜合運用,創作出一種猶如晶體般漂浮於空中的藝術裝置。在燈光的幻化下,作品雕塑出一片幻美景象,令人讚嘆不已。
粼薄記憶的交織
結合金門特色的花崗岩技法,作品以色彩豐富的紋理象徵多重記憶的累積。藝術家透過鏤空手法,營造出一種穿梭於歷史與現代之間的對話,引導觀者追溯昔日的時光。
鳥人國度的片刻寧靜
在金門的戰地遺址中,藝術家打造出一個可以暫時脫離現實壓力的空間。在自由氛圍下,觀者能夠重新審視自我,尋找心靈的寧靜。
觀察家的生態見解
金門的生態寶藏因軍事禁制而得以保存。觀察家透過作品展示金門豐富的生態之美,提醒人們這座小島的珍貴和生態保育的重要性。
無論是夜間展示的燈光點綴,還是日日島層次豐富的生態觀察,每一個作品都展示了金門的藝術生命力和多元的文化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