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球局勢的變化,政府推出了名為「營救計劃5.0」的新方案,強調在經濟動盪中給予企業與個人全方位的支持。這項計劃旨在透過增加現金補貼和提供多種稅收優惠來緩解不同層面的經濟壓力,從而推動整體市場的復甦與發展。
計劃總覽
「營救計劃5.0」的核心在於提高補貼上限,最高可達5萬元,額外增加對中小企業的營運壓力緩解措施。同時,針對不同需求設計多樣化的金融支援方案,確保各行各業可以在疫情後繼續穩步運作。
個人支援措施
-
低收入群體、急難救助、自營商 針對這些群體,政府將每月提供1,800元的生活補助金,為期四個月,總計7,200元。此外,急難救助金每人可獲發1萬元至4萬元,自營商可在四個月內獲得總額達5萬元的補助。
-
農漁業從業者 農民、漁民可領取1.2萬元的紓困金;如屬甲級漁民並參加職業工會,將比照職業工會每月支給1.2萬元,四個月累計為4.8萬元。
-
遊覽車與計程車司機等服務業者 這些交通行業從業者每月可獲1.2萬元補貼,四個月內合計可獲得4.8萬元。
企業支援與發展
今年對於各大業績縮減超過40%的企業,將按照每位員工月薪的40%提供最高3萬元的補貼。計劃且針對文化創意產業、餐飲業、運輸業等五大行業給予更靈活的支援方案,以保持經濟動能。
貸款加碼與優惠
經濟部再加碼中小企業專案貸款額度達至4500億元,且設置新的貸款上限方案:500萬元、1800萬元與80萬元。特別是50萬元的貸款,系統預計支持600萬名小規模經營者,與每名勞工最多可貸10萬元,用以度過經濟難關。
涉稅優惠措施
在疫情影響下,許多小企業被迫停業。針對此情形,主計長提出「認定課徵」的寬免政策,例如延遲與分期繳納稅款,來幫助企業優化現金流策略,從而度過難關。
以上措施體現了政府對於經濟復甦的重視,努力為企業和勞動者提供堅實的後盾。
(撰稿:李翊樺)